主题公园演艺未来趋势之:浸入式演艺
伴随着中国旅游消费的不断升级,旅游产品已经从最初的1.0观光型到2.0休闲型产品,再到现阶段所热捧的3.0度假型产品转变,未来还将不断向文化内涵体验、个性化强的4.0时代升级。主题公园应该给游客带来主题化的感官刺激和身临其境的互动体验享受。
”作为主题公园最重要的“软性”组成部分,主题演艺是让游客感受主题公园文化内涵和强化体验的最直接手段,随着主题公园的不断发展,将越来越成为主题公园最核心文化的体验载体。目前,中国主题公园的“演艺三件套”:巡游、路秀、剧场演艺,大多还是延续传统的表演互动方式——演员表演游客观看,虽然在演艺设计中加入了与游客互动的环节,但整体上还是单向的沟通表演形式,无法给游客带来主动式的互动体验,难以满足未来主题公园个性化、深度化体验的要求。
近年大热的上海“Sleep No More”沉浸剧场或许能给主题公园演艺未来发展些许启示。该剧的原出品方是英国一个叫Punchdrunk的剧团,而他们正是大名鼎鼎的“浸入式戏剧”鼻祖。
什么是“浸入式”戏剧?一般的戏剧都会有一个舞台,台上是演员,台下是观众,故事发生的空间是固定的,沟通是单向的,剧情发展是线性的。而“浸入式戏剧”通常都是一个超级大甚至多层的空间。演员们奔走着演绎剧情,观众则跟着演员一起跑来跑去,由观众来选择自己想看到的剧情。走位够风骚的话,还能和演员有1v1小黑屋的机会。
“Sleep No More”的主线剧情围绕着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展开,把原有的文字故事铺开到了几千平米的超大空间里。文字和电影在同一时间内只能讲述几位特定角色的故事,而在这里,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也就衍生出了好多有意思的支线故事。可以说,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观众看到的剧情和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所有的观众戴上面具隐匿起自己,这就给每一位观众参与到剧情当中提供了机会,而这正是对“浸入式”体验的良好诠释。
这里不得不提到国内另一部也很出名的大型实景演艺——《又见平遥》。《又见平遥》同样打破了常规单向的表演形式,整个剧场根据情节分成不同的场景,每个场景既是舞台,也是观众席。观众不仅仅是观看者,同时还是表演的参与者,在每个场景中观众可以自由走动,与演员互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欣赏表演。导演也会根据情况,控制故事发展的节奏,这样既能给观众换场、演员备场的时间,也能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间隙,能花一点时间欣赏一下身处的场景,增加临场感。
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浸入式演出还有长江首部漂移式多维体验剧《知音号》。导演团队搭建了一个鲜活的上世纪20-30年代风格的蒸汽轮船全实景体验区,观众从进入知音号码头,露天部分表演就已拉开序幕,随后游客登上“知音号”轮船,分层移步观看剧情故事的发展。甚至在入场时观众还可以换上节目组备好的民国服装,变身剧中人,既是观众、船客,也是演员。
这几部“浸入式”剧目的异曲同工之处,正是让观众真正参与到表演中来,成为其中的角色甚至推动剧情发展。观众在参与过程中实际上不同程度上满足了个性化的观赏互动需求,从而获得难忘而独特的“浸入式”体验。而这种身临其境的个性化主动参与体验与主题公园体验的核心追求不谋而合。
实际上,主题公园竞争的核心仍是主题化IP,通过对现有IP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游客可体验、可感受的文化娱乐创意体验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产品差异化。而其中,科技设备和演艺正是IP转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手段。相对于技术设备高昂的研发和采购费用,演艺的优势更为明显,而且能够通过人与人的互动,加深放大“浸入式”的效果。
在华特迪士尼公司,员工们都被叫做“演职人员”。整个公司,也被设计成片场的概念。每一个员工都是演职人员表里的一员,有的是导演、制片、编剧、摄像,有的是主演、配角、服装、道具、化妆师……这种把项目甚至是整个景区当成一场“大秀”演出,全员参与角色扮演,无疑能够给游客带来无与伦比的带入感,甚至能激发游客自发参与,从而获得个性化体验。
例如今年万圣期间,大阪环球影城的“猛鬼游行”仍是最受游客热捧的项目之一。日落后,整个园区蜕变成为僵尸的世界。演员装扮的“僵尸”满街跑,园区尖叫声不断。你越是躲着越要追你,但绝对不会碰你。每一个区还会有特殊的僵尸袭击表演,还有SWAT大战僵尸。官方甚至发布僵尸图鉴,让有兴趣的游客去一个个拍照收集。另外。雨天会出现限定版海盗,这无疑增加了稀缺性和新鲜感。在环球影城,随处可见众多游客自发装扮成为各种鬼怪形象,参与到“猛鬼游行”当中。通过这种“浸入式”的演艺体验环境营造,强调让游客参与互动体验,最终形成良好的体验感受和传播口碑。
1.通过环境氛围营造及演职人员表演还原故事真实场景;
2.激励游客通过“角色扮演”方式主动参与;
3.让参与者得到差异化的个性体验感受。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主题公园正在尝试将“浸入式”演艺手段与项目进行结合。比如宋城的“钱塘仙侠会”、“我回大宋全民穿越”和常州恐龙园向导式体验项目“勇闯恐龙山”等,都尝试将演艺化主题IP与景区活动、项目进行深度结合,形成了不错的市场效应和口碑。
钱塘仙侠会
我回大宋
勇闯恐龙山
“浸入式”的主题化演艺要求极高的主题策划能力,并改变原有项目运营思路,整合餐饮、服务、项目运营等多个岗位,形成运营资源的整合。未来,这种“浸入式”的主题化演艺将成为主题公园重要的体验组成部分,小的方面将不断与单个项目、区域进行深度融合,改变单个项目或区域的传统运营模式,以放大“浸入式”娱乐的沉浸感,让项目获得良好的体验口碑;大的方面将改变现有巡游、路秀、剧场演艺模式和思路,粘合不同项目和区域,让整个景区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超级IP”。
最后,无论是演艺还是技术设备,都不过是转化和展现主题的手段和载体,主题公园最核心的依旧是能打动人心的主题IP。
猜您喜欢:
巴南区第四人民医院 重庆市巴南区第四人民医院 瑞邦清洁 瑞邦清洁 恩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