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演艺业的发展历程
旅游演艺业经历了四个时期,历时四十年,平均每十年一个飞跃。从1978年开始,经历了发生期、发力期、发展期和高速发展期。中国旅游演艺起步并不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行业。
发生期
第一个十年,大量的国外游客拥入中国,求方远大于供方,我们能基本满足吃、住、行,但是游、购、娱满足不了。夜间文化产品的需求让我们感觉到未来庞大的市场空间。1984年引进香港人出资,中国第一个标志性的剧场“西安唐月宫”建成,占地7亩,只收外汇券,边吃饭边看演出。到1992年演出体量大增。
发力期
1990年代开始。满足外国旅游者,各地开始有了小的团体打造的小型演出内容。越来越多的人看到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演艺成为持续需求的项目,为其全面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理念上的基础。
发展期
1998年开始,重要的标志是2000年三个黄金周和双休日实施,国内群众一夜之间享受多了一倍多的休息日,是走向中国大好河山非常好的机会。旅游开始让中国人着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发展期的重要标志是深圳华侨城从94年开始的锦绣中华、民俗村等旅游演艺产品,共出品了60多台,同时宋城也开始起步,2004年,《印象刘三姐》开创了中国实景演出的先河。从2007年开始,《长恨歌》也成为全面发展期的产品。
高速发展期
2008年后的十年,旅游演艺进入高速发展时期。这期间培育的不仅是演出,更是幕后的创作、制作以及庞大的业态链。